-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言 癌症不是一天长成的,是你的免疫细胞先撂挑子了。 癌症是一场漫长的“叛乱”:一开始是细胞不太听话,再后来是细胞偷偷摸摸搞小动作,最后是免疫系统彻底没看见或者看见了也打不过,这才给了癌细胞从小混混变黑社会老大的机会。 人体每天都在产生“突变细胞”,换句话说,你体内每天都有可能冒出癌细胞的“候选人”。但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第一时间发现这些家伙,一顿组合拳打下去,谁敢长歪就灭谁。 问题是,这套系统会老、会懈怠、会识别失误,久而久之,癌细胞就摸清了它的套路。 研究早就发现,免疫系统对癌细胞的识别能力、清除效率,决定了你是不是会得癌,以及什么时候得癌。免疫细胞一旦“看不清”或者“打不赢”,癌症就是早晚的事。01免疫细胞每天都在抓“内鬼”,只不过你不知道你以为免疫系统只是感冒发烧的时候才启动?太小看它了。实际上,它24小时都在开工,任务清单长得跟打印机没墨一样: ✔杀病毒 ✔清除细菌 ✔干掉衰老坏死细胞 ✔识别变异细胞(也就是可能变癌的细胞) ✔调节体内“火气”——防止系统自己打自己 尤...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言抗癌战场上的隐形战役:手术刀斩不尽的‘生命暗礁’,竟藏在这些微米级威胁中! 临床数据显示,约60%术后患者面临癌细胞转移复发风险——那些潜伏在血液与淋巴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如同被激活的休眠火山,时刻威胁着生命防线。 而最新研究发现,真正能精准锁定并剿灭这些致命隐患的,并非传统治疗手段,而是人体自带的超级免疫战士:NK细胞。 这支24小时巡航的‘自然杀伤军团’,拥有识别伪装癌细胞、穿透实体瘤屏障的独特能力,其清除效率较常规免疫细胞提升3-5倍(Nature Immunology,2023)。 当传统疗法完成第一波攻势后,激活NK细胞的免疫治疗正成为遏制癌症复发的终极防线。01看不见的敌人最可怕 90%的复发都从“微小病灶”开始癌症的卷土重来从来不是偶然事件,而是潜伏在人体内的"定时炸弹"正在倒计时。现代肿瘤治疗虽然能通过手术、放化疗显著降低肿瘤负荷,却难以根除那些隐匿...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言 “想长寿,别吃太饱”“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少闹心,才能活得久”…… 2025年4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一场讲座中,揭示了“6大长寿法则”,字字简单,却句句有力,迅速冲上热搜榜首。 看似只是些生活建议,实则背后全是硬核医学逻辑。你以为是在养心、养气、养食,其实在保护的是你体内那些时刻保卫生命的“免疫士兵”与“修复工程师”——细胞。 钟老说的是表象,细胞健康才是本质。真正的长寿秘诀,就藏在细胞的每一次新生与重构之中。 01“三分饥寒”,释放了细胞自愈的开关钟南山院士所说的“饥寒蓄元法”,看似老生常谈,实则蕴含前沿生命科学的深刻洞见。节制饮食,不仅能控制体重、稳血糖,更关键的是,它激活了身体细胞层面的“自噬机制”。 研究表明,适度饥饿状态下,细胞内会启动清除受损、变性或老化细胞器的过程,从而保持细胞环境洁净、功能年轻——这正是诺贝尔奖得主大隅良典在2016年揭示的“自噬作用”本质。 而所谓“寒”,并不是真的要冷到发抖,而是指适度耐寒训练所带来的“热激蛋白”释放...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引言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在医学革命如火如荼的当下,细胞疗法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颠覆女性健康与抗衰老的固有模式。 对女性来说,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这四种癌症如影随形,困扰着全球千万女性。 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仅2020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增病例就高达226万,卵巢癌31万例,宫颈癌60.4万例,子宫内膜癌超过41万例。 在传统治疗瓶颈未能攻破的今天,细胞疗法以全新姿态为女性带来了抗癌与重返青春的新希望。01精准狙击乳腺癌,细胞疗法带来重生奇迹乳腺癌稳居全球女性癌症发病率首位,每年新发病例超过220万,占全部女性癌症新增人数的24.5%。 在我国,每年约有42万女性被新诊断为乳腺癌,严重威胁着广大女性的生命和幸福生活。传统治疗手段如手术、放化疗虽有疗效,却伴随剧烈副作用,且复发率依旧居高不下。近年来,以CAR-T细胞疗法和NK细胞疗法为代表的新型免疫细胞疗法,为乳腺癌治疗提供了突破性的方案。 据国际顶尖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2022年发布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针对HER...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ENTERPRISE 引言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疾病的核心防线,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则是这防线中的“快速反应部队”。 它们无需额外的激活信号,便能精准锁定并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例如癌变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日本科学家今井和枝团队开展的一项大规模人群研究揭示了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与癌症风险之间的重要关联。该研究团队对3625名40岁以上的日本居民进行了为期11年的追踪随访,首次在人群层面证实:NK细胞活性低下的人群患癌风险显著升高。这一突破性发现不仅在免疫学界引发广泛关注,更让公众深刻认识到NK细胞在健康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研究数据显示,NK细胞活性较高的人群癌症发生率比低活性组降低了约37%。具体而言,高活性组人群犹如配备了一支精锐的"免疫特种部队",能够快速识别并清除体内的潜在威胁;而低活性组则如同防御系统存在漏洞,为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提供了可...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ENTERPRISE 引言癌症,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词,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焦虑、恐惧甚至绝望。 然而,央视新闻的专题节目中指出:癌症,其实是衰老的一种表现。全国政协委员彭军:“到目前为止,有些癌症已经变成了一种慢性病,就类似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这句话乍一听让人惊讶,但细想之下却极有道理——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细胞更新能力下降,基因突变的积累、免疫系统的衰退、干细胞活性的降低,都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换句话说,癌症并不是外来的“敌人”,而是人体自身老化的一个信号。 既然癌症和衰老息息相关,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应对?预防癌症的关键,不仅仅是传统的戒烟限酒、健康饮食,而是如何保持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的年轻与活性。 这不仅决定了我们能否远离癌症,还关系到整体的健康状况和衰老速度。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前沿话题,看看科学如何帮助我们逆转细胞衰老,增强抗癌能力。01 癌症:衰老的“副产品”人类对抗癌症的战争已经持续了数百年,但直到近几十年,科学家们才开始意识到:癌症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人体老...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ENTERPRISE 【免责声明】 账号旨在分享和讨论生物医学细胞知识,图文若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文章旨在知识交流和分享,不代表我们的立场也不作为相关医疗指导或用药建议,仅作参考。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ENTERPRISE 本文转载于【科技日报】1【院士访谈】◎实习记者 于紫月近年来,精准医学研究如火如荼,抗肿瘤靶向药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产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江涛带领团队历经20余年攻坚克难,研发出全球首款针对特定类型的脑胶质瘤小分子靶向药,近日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 脑胶质瘤等抗肿瘤靶向药研发有哪些难点?应如何克服?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就相关问题对江涛进行了专访。 “啃下”肿瘤领域“硬骨头”记者:脑胶质瘤是肿瘤领域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攻克它难在哪? 江涛: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成人颅内恶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6%,且肿瘤与脑组织相互交缠,很难通过外科手术做到彻底切除。即使经过手术和放化疗,患者仍面临致残、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的困境。数据显示,高度恶性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5年总生存率不足10%。 记者:抗肿瘤靶向药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江涛:近年来,精准医学研究备受关注。精准医学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和调整预防及治疗方法的医学模式,尤其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