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丨乳腺癌防治指南——科学筛查,让“粉红杀手”无处遁形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位36岁女性的自述


“我外婆和母亲都是乳腺癌患者,但我从没想过自己会在哺乳期摸到肿块。”2024年,李女士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BRCA1突变,在完成母乳喂养后立即接受预防性手术。
“如果早10年知道高危筛查策略,或许不必经历这场恐慌。”


⚠️ 你属于高危人群吗?
有乳腺导管/小叶不典型增生病史
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家族中存在以下任一情况:
45岁前发病的乳腺癌患者
2名以上乳腺癌/卵巢癌患者
男性乳腺癌患者(最易被忽视!)


🔍 高危人群筛查方案



❌ 误区1:“我还年轻,不用查”
→ 真相:40岁起每1-2年1次乳腺X线(致密乳腺需联合B超)
❌ 误区2:“绝经后风险降低”
→ 真相:70岁以上健康女性仍需持续筛查
❌ 误区3:“摸到肿块才去医院”
→ 真相:早期乳腺癌通常无症状!


若家族中存在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需采取 “主动防御” :
30岁起:增加卵巢癌筛查(高危女性)
生育后:预防性切除卵巢/输卵管(降低卵巢癌风险80%)
男性45岁起:年度PSA检测(前列腺癌筛查)


三级预防:从生活方式到科学干预



基因检测:家族史阳性者尽早进行检测(我司提供精准筛查服务)
细胞存储:存储免疫细胞,为未来免疫疗法储备资源
情绪管理:焦虑压力会使乳腺癌风险升高30%,正念冥想可降低皮质醇水平



生命没有侥幸,科学防治是终极铠甲!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