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丨央视重磅报道:细胞全生命周期数字生理人诞生,中国细胞科技迈入“国之重器”时代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ENTERPRISE


当央视新闻将“数字生理人”作为核心词汇播出,当“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被写入国家“十四五”科技基础建设清单,细胞科技的角色已经彻底改写:它不再是实验室里的边缘技术,而成为国家层面统筹布局的生命战略武器。
2025年3月25日,广州国际生物岛,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科学装置正式启动建设。这个设施要做的,是史无前例地记录和解析人体每一个细胞从出生、发育到衰老、凋亡的全部过程,用4.5年时间,绘制一部“细胞生命全景图”。
它不仅服务科研,更要为细胞疗法、药物研发、疾病干预与抗衰老技术提供最底层的决策底座。它,是“看见生命本质”的第一次真正尝试,也将是中国成为细胞强国的关键跳板。
01
细胞胞谱系研究设施开建:
让生命过程第一次被系统“看见”

2025年,“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在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
这不是一座传统意义上的研究中心,而是一台专门用来“追踪生命全周期”的超级科研装置。它将历时4.5年建成,目标是用多组学和人工智能手段,全景式描绘人体40万亿个细胞从诞生到凋亡的演化轨迹。

什么是“细胞谱系”?通俗来讲,它就是一部详细记录人体所有细胞“从哪来、变成什么、最终走向何方”的生命档案。一个胚胎细胞如何分化出神经元、肌肉细胞、肝细胞?一个免疫细胞又在衰老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基因突变和功能丢失?以往我们对这些过程只能“抽样式窥视”,而这套设施将尝试在分子尺度上“动态、连续、系统性地刻画整个细胞命运网络”。
其技术核心包括:单细胞多组学测序平台、活细胞追踪成像系统、高性能计算与AI模型融合平台、细胞命运数据库等。它是实验平台,更是数字基础设施。正如专家所言:“这是第一次,我们将有能力真正‘看见’生命是怎么一步步展开的。”
而这一次的“看见”,不是为了纯粹的认知,而是为了干预未来的疾病与衰老,为细胞疗法打通临床与机制之间的底层通道。
02
细胞疗法为什么需要“数字生理人”?

近年来,CAR-T、NK细胞、干细胞回输等细胞疗法迅速发展,从癌症治疗扩展至衰老干预、免疫调节、组织再生等多种方向。
然而,它们距离“精准”、“高效”、“广泛适配”的理想状态仍有鸿沟,而这道鸿沟,正是临床应用中的“不可预测性”——每个患者的细胞微环境不同,同一种细胞治疗手段在体内的反应也迥异,甚至出现疗效强弱、毒副反应、失控增殖等巨大个体差异。
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就是“数字生理人”。
所谓“数字生理人”,就是在高质量细胞谱系数据支撑下,通过对特定患者或人群的细胞生命周期数据进行建模,构建出一个既能呼吸、能代谢、能发生病理反应的虚拟人体模型。
它并非抽象模拟,而是基于真实细胞变化路径和微环境因子,动态呈现不同治疗方式在不同组织中的作用机制。

对细胞疗法而言,它意味着两个颠覆:
一是“预演治疗”成为可能。研究人员可以在“数字患者”体内模拟NK细胞回输路径,预测其对肿瘤微环境的清除效应、安全边界和停留时长;
二是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治疗将首次落地。每一位患者的数字生理人都不一样,治疗方案也可以据此进行“量体裁衣”式调整。
简言之,“数字生理人”将成为细胞疗法从“有效”走向“精准”的桥梁,从临床随机走向科学预判的跳板。
03
一场关于衰老、疾病、治疗的全景式预演

“数字生理人”的终极意义,绝不止于模拟,它是让医学从“事后反应”走向“事前预演”的通道。
尤其在衰老与慢病领域,传统医学更多依赖病变显现后的干预,而细胞谱系所提供的,是一次对人体系统性、过程性的全景解析。

想象一下这样的未来场景:一位尚未发病的个体,在“数字生理人”平台上完成了自体细胞全生命周期建模——科研人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其免疫系统在40岁到70岁期间NK细胞活性下降的曲线,预测其对应肿瘤发生风险,进而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制定个性化免疫激活干预策略。
又如药物开发阶段,研究团队可基于目标人群的细胞谱系数据,对某一款抗炎分子进行“多器官反应仿真”,从而精准判断其对肝脏、心肌、造血系统的安全性和疗效。“数字患者”可以一天内“试药”百次,替代动物实验,也降低昂贵的人体试错成本。
央视在报道中指出:当前全球创新药物平均耗时10年、耗资超26亿美元,但成功率不足10%。根源之一,正是缺乏能真实模拟人体复杂生理反应的研究工具。而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正是为解决这一卡点而来。
这不仅仅是一次科学加速,更是一种医学范式的重构:未来的疾病干预,不再从确诊那天才开始,而是从你第一个异常细胞诞生时,就已经可以展开。

04
国运之上,生命之下
细胞科技终将成为时代底座

当我们将视线投向细胞的内部,不只是为了满足科学的好奇,更是在试图破解人类生命最本质的问题:我们为何生病,如何衰老,又能否提前改变命运。
从央视聚焦“数字生理人”,到国家启动细胞谱系大设施,中国不仅在技术层面上抢占新高地,更是在重新定义未来医疗的底层结构。
细胞科技,已不再是单一疗法的工具,而是成为理解生命、预测疾病、设计治疗的国家战略支点。
这场变革,悄然开始。它不仅决定着一场场医学突破的诞生节奏,也预示着——谁能率先拥有全周期细胞视角,谁就能在下一代生命科技中占据制高点。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旨在宣传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医疗指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