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科普丨免疫细胞为什么会叛变投敌?

作者: 中启源
发布于: 2025-03-21 10:42
阅读: 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ENTERPRISE




◉ 图 / AI

◉ 文 / 中启源生物

如果说人体是一个国家,那免疫系统就是国防军,负责维持内部秩序、清除敌对势力(病毒、细菌、癌细胞),确保社会和谐。


但问题是,这群“保安”有时候会搞错目标、滥用武力,甚至直接投敌——本该保护你的免疫细胞,突然开始攻击自己的身体,导致一系列自身免疫病,甚至帮助癌细胞逃过围剿,成为“卧底”。


免疫细胞到底是怎么从“忠诚护卫”变成“叛徒”的?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它的“黑化史”。




 01  

免疫系统是如何决定敌友的?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有一套严格的“身份识别系统”,它主要依靠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来判断“自己人”和“外来者”。


•自己细胞:细胞表面展示着特定的MHC标志,免疫细胞一看,“哦,是自己人”,就不会攻击。

•外来入侵者(细菌、病毒):没有MHC标志,或者带有“危险信号”,免疫细胞立刻发起围剿。

•癌细胞:聪明的癌细胞会伪装自己,关掉MHC,让免疫系统“看不见”它们,成功逃过清理。


但有时候,这套系统会出错,免疫细胞可能“误伤自己人”,甚至直接倒戈相向,攻击自己的组织和器官。这种“叛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02  

叛变模式1:自身免疫病——误伤自己人


有时候,免疫系统会“脑子抽了”,把自己细胞当成敌人,疯狂攻击,导致自身免疫病。最常见的几个案例包括:


1. 1型糖尿病——胰岛细胞被误杀


•免疫系统把负责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当成外敌,派出T细胞狂轰滥炸,结果胰岛细胞大批死亡,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飙升,形成1型糖尿病。


•结果:患者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因为负责降血糖的细胞已经被免疫系统团灭了。


2. 类风湿性关节炎——攻击关节,自己把自己弄废


•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和B细胞)对关节软骨产生敌意,把它当成外来入侵者,导致关节长期炎症、肿胀、变形,最后连日常走路都成问题。


•结果:自己的免疫细胞把自己的关节“啃”坏了,关节变形,活动受限。


3. 红斑狼疮——“见谁打谁”的疯狗模式


•这是一种最离谱的自身免疫病,免疫系统彻底失控,开始无差别攻击各个器官,包括皮肤、肾脏、心脏、大脑……属于彻头彻尾的“全身性内战”。


•结果:免疫系统“手滑”到处乱杀,导致器官衰竭,患者长期处于疲劳、疼痛和炎症状态。



为什么免疫系统会这样?


1.基因问题:有些人天生免疫系统比较“神经过敏”,遇到风吹草动就狂攻乱打。

2.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压力、饮食习惯等可能触发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

3.雌激素影响:80%以上的自身免疫病患者是女性,可能与雌激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有关。




03  

叛变模式2:

癌症免疫逃逸——“卧底”计划

如果说自身免疫病是免疫细胞认错人,乱杀无辜,那癌症就是免疫细胞直接被策反,变成帮凶。


癌细胞原本是变异的自己细胞,按理说,免疫系统应该发现它们并清除。但某些癌细胞聪明得很,直接用三招成功“卧底”:


1.隐身术:癌细胞会关掉MHC信号,让免疫细胞认不出它们。

2.迷魂术:分泌TGF-β等抑制因子,让免疫细胞“睡着”,不去攻击它们。

3.招募叛徒:癌症会诱骗免疫细胞(比如调节性T细胞Treg)来帮助它们逃过免疫系统的围剿。

癌细胞如何让免疫系统“闭嘴”?


•免疫细胞本来想杀死癌细胞,但癌细胞在它们身上装了个“刹车”按钮,叫做PD-L1。


•免疫细胞一碰到PD-L1,就立刻进入“休眠”状态,不再攻击癌细胞。


•这就是为什么科学家们研发了PD-1/PD-L1抑制剂(比如K药、O药),通过解除这个刹车,让免疫细胞重新恢复攻击力,杀死癌症。


癌症聪明,但科学家更聪明,免疫疗法正在让癌症无所遁形。




04  

叛变模式3:

免疫系统“玩脱了”,引发细胞因子风暴

有时候,免疫系统不是不攻击,而是攻击过猛,导致全身大混乱,比如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

新冠病毒为什么会导致重症?

•不是因为病毒本身太强,而是免疫系统应对过度,导致“友军误伤”。

•免疫系统疯狂释放细胞因子(信号分子),导致肺部炎症失控,大量肺细胞死亡,最终患者呼吸衰竭。

简单来说,新冠重症患者有些是被自己的免疫系统“整死”的,而不是被病毒本身杀死的。




05  

结语:

你的免疫系统,既是战士,也是刽子手

免疫细胞并不总是完美的保护者,它们有时候会认错敌人、误杀自己人,甚至被敌人策反。但随着细胞医学和免疫疗法的发展,我们正在学会如何让免疫系统听话,避免它成为“内鬼”。

所以,你的免疫系统是护卫军,还是定时炸弹?这取决于你的基因、生活习惯,以及现代医学能做到多精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