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丨《关于大力推进干细胞药物研发的提案》被正式立案,国家药监局、卫健委等多部委联合办理

作者: 中启源
发布于: 2025-03-06 14:34
阅读: 9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言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丁列明提交的《关于大力推进干细胞产业和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提案》被正式立案,并由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卫健委、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办理

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在细胞治疗产业发展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也表明国家对这一前沿生物技术的高度重视。

细胞治疗,特别是干细胞和免疫细胞疗法,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医疗革命。干细胞技术被认为是治疗疑难疾病、组织修复和潜在抗衰老的新希望,而免疫细胞治疗(如CAR-T疗法)已在某些类型的癌症治疗中取得重大突破。

过去几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细胞治疗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更多的创新药物有望从实验室走向临床,造福患者。



政策东风——多部委协同推进

1


政策,是推动前沿医疗技术产业化的最强助推器。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力求加速干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的发展。

2


国家战略布局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再生医学、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前沿技术,并推动其产业化进程。2024年底,国家药监局(NMPA)出台《人源干细胞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为干细胞药物的审批提供了更明晰的监管路径。这意味着,国家正加速建立适用于细胞治疗的监管体系,为未来药物审批扫清障碍。

3


两会提案的核心建议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丁列明委员的提案提出了三大核心建议:

1.加快细胞治疗新药审批流程,优化审评机制,提高监管效率,使更多创新药物尽早进入临床应用。

2.推动细胞治疗全产业链发展,支持从上游研发到下游制备和临床应用的协同创新,增强国内企业竞争力。

3.探索支付和医保机制,降低细胞治疗的高昂成本,推动商业保险、政府补助等多渠道支付模式,使患者更容易获得治疗。


目前,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卫健委、商务部等部委已开始研究提案内容,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出台更细化的政策,为细胞治疗行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提供更多制度保障。



产业发展——市场规模与技术突破

1


得益于政策支持,国内细胞治疗产业正在进入快速增长期。根据市场分析数据,2023年中国细胞治疗市场规模已突破142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745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30%。这一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

2


本土企业崛起

在资本和技术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本土细胞治疗企业正在迅速崛起。例如:

•复星凯特(Fosun Kite):中国首个CAR-T疗法Yescarta(阿基仑赛)已上市,并纳入部分城市补充医保。

•传奇生物(Legend Biotech):其CAR-T疗法**西达基奥仑赛(Carvykti)**已获FDA批准,成为中国细胞治疗产品国际化的代表。

•科济药业、药明巨诺、驯鹿生物等企业,也在细胞免疫治疗、干细胞研发等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

3


干细胞药物的真实进展

目前,中国唯一获批上市的干细胞治疗药物是艾米迈托赛注射液,用于治疗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其他所有干细胞产品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大规模进入医院应用。因此,“干细胞药物广泛用于抗衰老和慢性病”是不准确的,目前主要的进展仍然集中在特定疾病领域的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细胞疗法如何改变医学

1


细胞治疗的临床应用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特别是在肿瘤、免疫疾病和组织修复方面。

2


CAR-T 免疫细胞疗法:治愈血液癌症的希望

在血液肿瘤领域,CAR-T疗法已经成为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有效手段

中国目前已有6款CAR-T产品获批,数据显示,这些疗法的总缓解率可达80%以上,并为部分患者带来了长期无病生存的可能。

包括但不限于CAR-T、CAR-NK、TIL、TCR-T、NK等免疫细胞疗法已经在临床试验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3


干细胞疗法:临床研究仍在推进

目前,中国的干细胞治疗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并未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正在进行的研究包括:

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膝骨关节炎:部分患者在试验中表现出关节功能改善,但仍需更长期随访数据。

神经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初步研究表明可能改善运动功能,但仍处于实验阶段。

可以看出,尽管干细胞技术前景广阔,但目前仍需要更长期的研究数据来推动药物真正上市。



未来展望——中国如何引领全球细胞治疗


中国细胞治疗行业正迈向全球化,未来5-10年可能发生的重大变革包括:

1.更多创新疗法获批:目前,国内已有超300项细胞治疗临床试验在进行,预计未来5年将有更多产品上市。

2.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CAR-T和其他细胞治疗的费用仍然高昂,但随着“通用型细胞产品”的研发,治疗成本有望降低,更多患者可负担得起。

3.国际市场拓展:传奇生物、科济药业等企业已进入国际市场,未来中国细胞治疗产品有望在全球生物医药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结语——细胞治疗,医学的未来


2025年全国两会的提案立案,是中国细胞治疗产业化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政策的不断完善,资本的持续投入,企业的技术突破,使得这一前沿科技从研究走向应用的步伐正在加快。

然而,我们也必须保持理性。目前,干细胞治疗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除了极少数获批产品,绝大部分疗法尚未正式进入市场。未来,我们需要更加科学、严谨地推进这一领域的发展,确保每一款新药都经过严格验证后进入临床。

可以预见,在未来5-10年,细胞治疗将成为医学的核心支柱之一。中国将在这一全球医疗革命中扮演关键角色,为无数患者带来新的生命希望。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旨在宣传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探索最前沿的资讯和进展,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文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医疗指导。如有需求请通过正规就医渠道及时就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