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首届“同金干细胞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论坛”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论坛现场,政府领导、两院院士、顶尖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干细胞产业的发展方向,共谋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新策略,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院士嘉宾致辞与论坛(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一段时间,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为干细胞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生物医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多位与会嘉宾认为,干细胞技术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技术,正在不断突破传统医学的瓶颈,为更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带来全新方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名誉院长刘中民表示,干细胞在抗衰老领域的作用已经被多项科学研究所证实,其再生与修复能力为抗衰老产品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已经有企业探索将干细胞技术应用于制作面膜、化妆品等抗衰老产品。同时,干细胞药物在治疗心衰、帕金森症等各种慢性病方面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名誉院长刘中民教授(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利用干细胞技术的独特潜力,有效地推迟患者的器官衰竭进程,尽可能避免患者走到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那一步。我们希望逐步用精准的细胞治疗替代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为患者带来更少副作用、更高疗效的治疗选择。”刘中民说。“近年来,大家对干细胞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认识更加充分,同时越来越多的干细胞研究项目取得有效结果,这些积极进展为干细胞产业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应用开辟了良好的道路。”刘中民称,干细胞产业有望在未来1-2年内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刘中民呼吁,在产业内建立长效机制,将法律、制备、应用和末端监管等各个环节串联起来,确保干细胞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积极行动,进一步完善干细胞产业的生产标准、使用标准和准入标准,通过立法确保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在打通整个产业化流程,包括细胞制备、质量控制、临床试验以及监管审批等关键环节后,干细胞产业内的落地项目及应用将会显著增加,技术体系也会更加完备和成熟。”刘中民说。
面向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建议,干细胞产业继续完善需要“两条腿走路”。他表示,一方面,可以通过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加速干细胞产品的研发和临床试验进程,推动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应用;另一方面,相关公司和组织要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干细胞产品申报和试验要求,以获得批准正式成为上市产品,助力创新疗法在中国落地生根并走向世界。
裴钢补充道,前沿生物医药产品的开发需确保三大核心要素:有效性、安全性和可及性。

▲ 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有效性方面,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前沿生物医药产品在临床上需要展现出有效性,尤其是在某些特定或尚未解决的重大疾病上,其疗效更需得到充分验证。
在安全性方面,需要合理平衡前沿生物医药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确保创新疗法提供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在可及性方面,需要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等方法,努力降低治疗成本,确保前沿疗法能够惠及广大民众,让更多人用得起、用得好。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上海证券报所有,转载仅作观点分享,如有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