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科普丨未来看病不靠吃药打针?量身定制的免疫细胞或将颠覆医疗!
当奥密克戎变异株突破人体免疫防线的那一刻,一场微观世界的激烈战斗在体内悄然打响。这不仅是一场全球疫情的缩影,更是人体免疫力守护健康的真实写照。然而,现代生活方式正将我们这支“免疫特种部队”推向生存的危机边缘。

在CCTV的节目中,李先亮教授展示了细胞治疗技术的前沿进展,揭示了医学革命的冰山一角:未来的医疗处方或许不再是传统的药片或针剂,而是一剂量身定制的免疫细胞。这一变革源于我们对免疫系统认知的深刻转变——它不仅是抵御病毒入侵的坚固长城,更是精准清除癌细胞的利器。

这支由数万亿免疫细胞组成的“维和部队”,时刻面临着双重挑战:既要应对外部病毒和细菌的侵袭,又要平息体内肿瘤细胞的“暴动”。然而,现代生活中的种种不良习惯,如电子屏幕剥夺深度睡眠、慢性压力导致皮质醇持续分泌、外卖食品中的环境激素悄然改变免疫基因表达等,正在直接削弱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加我们罹患疾病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力并非越强越好。免疫系统一旦失衡,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可能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这提醒我们,理想的免疫状态应是平衡而非过强。正如传统医学中“阴阳平衡”的智慧所言,只有调节性细胞与效应性细胞的和谐共处,才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在节目中,李先亮教授从个人经验出发,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免疫力管理策略:
第一层次:不花钱的免疫力管理
通过改变观念和生活方式来提升免疫力。首先,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是可以管理的;其次,调整饮食结构,减轻心理压力;最后,适量进行体育锻炼。过度运动反而会损害免疫系统,例如跑马拉松后,许多人在一个月内容易感冒,这是因为免疫力急剧下降。找到运动与休息的平衡点至关重要。

第二层次:花点小钱的免疫力调节
通过接种疫苗或使用温补的中药,可以适度调节免疫系统。例如,在SARS和新冠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会注射胸腺肽来提升淋巴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力。临床上,胸腺肽也常用于肿瘤患者的辅助治疗。此外,一些温补阳气的中药也有助于免疫调节。
第三层次:立竿见影的免疫细胞治疗
这一方法虽然费用较高,但效果显著。免疫细胞治疗技术自201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以来,逐渐从肿瘤治疗扩展到更多疾病领域。李先亮教授预测,未来五到十年,生物医药将进入免疫细胞治疗的时代。患者到门诊就诊时,医生可能会开具处方,建议患者到特定公司定制免疫细胞来治疗疾病。这一场景将成为现实。
免疫医学的飞速发展,正在为我们打开一扇通往健康未来的大门。通过科学管理免疫力,我们不仅能更好地应对疾病,还能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健康与平衡的黄金点。

免责声明:中启源生物科技内容团队宗旨在于科普分享全球生物健康研究进展,部分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