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科普丨间充质干细胞是如何平息人体内的慢性炎症的?

作者: 中启源
发布于: 2025-04-18 15:32
阅读: 3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言 






很多人以为,只有发高烧、嗓子疼、关节肿起来才叫炎症。


真正折磨人的,从来不是大火光明正大地烧,而是暗火在体内慢慢炖。慢性炎症像是身体里的阴燃火种,不痛不痒,不上头条,但时间一长,肌肉萎缩了,血管硬了,代谢崩了,器官老了,癌变的机会也悄悄来了。


《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22年总结指出,慢性低度炎症是绝大多数慢性病(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癌症)共同的底层推手。它是人类衰老过程中最阴险的敌人之一,几乎每个人40岁以后都或多或少在经历。


所以,平息慢性炎症,不是保养,是续命。而在传统手段(比如抗炎药、生活方式调整)之外,间充质干细胞(MSC)成了新的“灭火神器”。




01






第一步:定位到火场,迅速集结





▲干细胞的归巢性


间充质干细胞不像巡逻的免疫细胞那样全天跑来跑去,它们平时是半休眠状态。但一旦体内某个区域发炎、受损,它们就像被点了名的特种兵,沿着体内炎症信号(主要是趋化因子,比如SDF-1、MCP-1等)迅速迁移到病灶区。


2021年《Stem Cells》期刊的研究证实,MSC具有极强的“病灶归巢”能力,能够在受损组织附近大量聚集。这一步,相当于间充质干细胞第一时间赶到着火点,准备就地灭火。


如果说传统药物是“全身撒水”,干细胞就是精准定位点火源,直奔核心去干。




02






第二步:灭火降温,调低免疫过激反应





到了炎症现场,间充质干细胞不会傻傻地硬刚。它们更聪明的打法是:调解冲突,劝架而不是添油加火。



具体怎么做?


MSC通过分泌一系列抗炎因子,比如TGF-β、IL-10、PGE2,主动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如TNF-α、IL-6、IL-1β)的水平,抑制局部免疫细胞的过激反应,让那帮本来打红了眼的巨噬细胞、T细胞冷静下来,别再互殴。


2020年《Frontiers in Immunology》的一项研究表明,MSC能有效诱导巨噬细胞从炎症型(M1型)转向修复型(M2型),这是平息慢性炎症的关键机制之一。


这一招,相当于火场上先把最暴躁的几伙人按住,防止火上浇油,把温度拉下来。




03






第三步:修补破损,重新搭建防火墙





光灭火不行,烧坏的东西还得修,不然复燃只是时间问题。


间充质干细胞在局部释放一系列生长因子(如VEGF、HGF、IGF-1),促进受损组织修复,比如刺激血管再生、促进细胞增殖和抗纤维化。


▲干细胞的分化


不仅如此,MSC本身还能分化成局部需要的细胞类型(如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直接补充兵力修墙补漏。


根据《Cell Stem Cell》2022年报道,在动物模型中,MSC输注可以显著促进肝脏损伤修复、心肌梗死后心肌再生,减少瘢痕组织形成。


这一阶段,干细胞不光灭火,还开始拿砖头水泥,一点点把烧塌的基础设施重新垒起来。





04






第四步:重建免疫平衡,防止死灰复燃






最聪明的灭火,不是灭一次了事,而是从源头改建,让火种没机会再起。


间充质干细胞能长期调节机体免疫微环境,不仅让局部炎症消退,还通过影响Treg细胞(调节性T细胞)数量、促进免疫耐受,帮助身体建立新的“和平条约”,防止局部慢性炎症反复发作。


2021年《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临床前研究指出,MSC治疗后,患者体内的系统性炎症水平(CRP、IL-6)持续下降,并伴随Treg细胞比例升高,提示免疫系统整体从“过激状态”回归到“稳态状态”。


这一招,就像灭完火以后,修好了防火墙,还顺手改了电线布局,断了隐患根源,让整个系统长期维持稳定。






总结





慢性炎症不是靠忍耐能熬过去的,熬着熬着,熬没的是自己。真正想把身体这团暗火彻底灭掉,靠的不是祈祷,不是运气,而是科学介入、精准修复。


间充质干细胞不是魔法,但它们用一次次科学验证告诉我们:在慢性炎症这种“温水煮青蛙”的病程中,及时灭火、精准修复、重建防线,才是普通人能做的最有效自救。


世界可以乱,但你的身体,不能一直烧着。


真正的聪明人,早就开始动手,把体内每一处潜藏的火种,逐一灭掉,留给自己一个真正能走远的健康底盘。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旨在宣传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医疗指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