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科普丨钟南山院士揭秘6大长寿方法,句句不提细胞,句句都有关细胞!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言
“想长寿,别吃太饱”“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少闹心,才能活得久”……
2025年4月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的一场讲座中,揭示了“6大长寿法则”,字字简单,却句句有力,迅速冲上热搜榜首。

看似只是些生活建议,实则背后全是硬核医学逻辑。你以为是在养心、养气、养食,其实在保护的是你体内那些时刻保卫生命的“免疫士兵”与“修复工程师”——细胞。
钟老说的是表象,细胞健康才是本质。真正的长寿秘诀,就藏在细胞的每一次新生与重构之中。
01
“三分饥寒”,释放了细胞自愈的开关
钟南山院士所说的“饥寒蓄元法”,看似老生常谈,实则蕴含前沿生命科学的深刻洞见。节制饮食,不仅能控制体重、稳血糖,更关键的是,它激活了身体细胞层面的“自噬机制”。
研究表明,适度饥饿状态下,细胞内会启动清除受损、变性或老化细胞器的过程,从而保持细胞环境洁净、功能年轻——这正是诺贝尔奖得主大隅良典在2016年揭示的“自噬作用”本质。
而所谓“寒”,并不是真的要冷到发抖,而是指适度耐寒训练所带来的“热激蛋白”释放——这类蛋白能帮助受损的细胞重新折叠恢复,延缓衰老。
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轻度饥饿和寒冷刺激还能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动员出骨髓,启动组织修复与免疫调节功能。
这意味着,“别吃太饱”“别穿太暖”这类朴素建议,其实是在帮助你的免疫细胞恢复警觉、帮你的干细胞找回年轻的自愈力。表面是养元气,本质是保细胞。
02
“荤素调和”,守住免疫微环境这片土壤
“只吃素,营养不全面,我不赞成。”钟南山院士的一句点评道破了饮食误区的核心——不是素食不好,而是缺乏结构平衡。
事实上,免疫系统要维持健康、细胞要维持活性,最依赖的正是“营养平衡”这四个字。优质蛋白(如鱼、禽、蛋)、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D、铁、锌等微量元素,都是构建免疫细胞、维持干细胞代谢功能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若一味素食,容易导致蛋白质缺乏、铁吸收障碍,从而影响T细胞与NK细胞的数量与功能;反之,过量动物脂肪和红肉,则会加重慢性炎症负担,破坏免疫稳态。
更关键的是,肠道菌群作为“免疫调控中枢”,高度依赖膳食纤维和多样化食物的滋养。肠道菌群失衡,炎症上升、免疫细胞疲软、干细胞修复力受阻,衰老与病变便接踵而至。
“荤素搭配”不仅是膳食常识,更是一套“免疫微生态优化公式”。它帮你的身体构建一个不酸、不炎、不堵的细胞环境,让免疫细胞更敏锐,干细胞更活跃,健康更持久。
03
“心神双养”,情绪状态才是免疫系统的“遥控器”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钟南山院士这句话并非空谈,而是多项国际研究的结论。情绪不是虚的,它对免疫系统有直接的物理影响。
焦虑、抑郁、长期压力会使体内皮质醇(应激激素)水平升高,抑制T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降低抗病毒、抗肿瘤能力。这种情绪引发的免疫抑制状态,甚至被称为“心身免疫疲劳”。
更深一层,心理压力还会影响干细胞的更新与分化。哈佛大学202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情绪低落状态会显著削弱造血干细胞的活性,导致骨髓微环境紊乱,从而影响全身细胞更新速度和修复能力。
而“心神双养”的方法——静心、调息、正念冥想等方式,已被证实可改善心率变异性,增强免疫细胞对外界应激的反应灵敏度。
它不是在“放松神经”,而是在为你的免疫细胞“解除警报”、为干细胞“营造安全巢”。所以,保持好心情,不只是为了开心,更是为了让你身体里的免疫军团与修复机制,永远不“罢工”。
04
少闹心、吃对饭、有目标,
才能激活“生命底层系统”
钟南山院士提出的后三条长寿方法——“释怀畅气法”“食道求真法”“寄志延寿法”,看似分属情绪、饮食与精神领域,但实质上却指向一个共同的核心:保持细胞层面的代谢秩序与修复节奏。
“少闹心”,对应的是慢性炎症的控制。情绪郁结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扰乱免疫节律,使得免疫细胞长期处于亚激活状态,进而削弱其对癌变、感染的清除能力,也抑制干细胞动员。现代科学称其为“情绪性炎症”,是衰老与疾病悄然蔓延的导火索。
“吃饭求真”,则是避免“空热之食”——汤汤水水或高度加工食物虽美味,却往往缺乏足够的细胞营养,如氨基酸、核苷酸、微量矿物质等。细胞修复最怕“营养空转”,吃错饭就是喂了个“寂寞”。
而“寄志延寿”,是点睛之笔。干细胞有一个独特属性:它们会对人体内源性信号如运动、认知刺激和目标导向反应敏感。有事做、有心愿,能提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促进神经干细胞存活和分化。这不是鸡汤,是细胞生物学。
05
他讲的是方法,我们读懂的是细胞的生存之道
钟南山院士没有一次提到“干细胞”或“免疫细胞”,但他讲的每一条长寿方法,都精准触及了身体最底层的生命逻辑:营养是为了滋养细胞,情绪是为了呵护免疫,目标是为了延缓凋亡。
这不是科学的巧合,而是科学的指向。他用生活方式讲出了前沿生物学的真相——所有真正有效的健康路径,最终都会回归到细胞的活力与秩序。与其等病来敲门,不如先把细胞照顾好,活得久,也活得好。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旨在宣传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医疗指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