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科普丨39岁的她救了数千名患者,却被复发夺走生命:如何用NK细胞守住癌症治疗的最后胜利?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引言
她走了,39岁的生命,留下一道巨大的问号。
4月5日凌晨,上海浦东风信子罕见病关爱中心发布讣告:创始人曹茜因直肠癌复发转移,治疗无效,于2025年1月31日离世,年仅39岁。

从确诊到去世,仅仅50余天——时间之短,令人心碎。更令人心痛的是,曹茜曾用9年时间,为数千名罕见病患者争取过生命的尊严与希望;而命运最终却未能给她自己留下一次逆转的机会。
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癌症依然如此无情?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初次治疗并不可怕,真正威胁患者生命的是复发和转移。
如何在癌症治疗后真正守住生命?越来越多科学证据指向一种关键力量——N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今天,我们就一起揭开这一战斗在最前线的“细胞卫士”的秘密。
01
什么是NK细胞?人体自带的“复发终结者”

在人体免疫系统庞大的防御军团中,NK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自然杀伤细胞)是一支独特且强大的特种部队。
与需要经过训练、特异性识别的T细胞和B细胞不同,NK细胞天生就拥有“直觉式杀伤力”——它们能直接识别并清除异常细胞,包括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癌变的细胞,而无需事先暴露或激活。
NK细胞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通过识别细胞表面的压力信号和自我丧失信号来判断目标。当一颗正常细胞失去MHC-I分子表达,或者释放出应激标记物,NK细胞便会迅速出动,释放穿孔素(Perforin)和颗粒酶(Granzyme),在数分钟内击穿病变细胞的膜结构,引发细胞程序性死亡。
大量研究已经证实,NK细胞在控制肿瘤发展、遏制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防止复发与远处转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当患者经历了手术、放疗、化疗等初始治疗后,体内残留的微小癌细胞极易“死灰复燃”,而维持高效活跃的NK细胞活性,成为压制这些潜在威胁的关键。
然而,许多肿瘤患者在确诊或治疗过程中,体内NK细胞数量和功能常常出现明显下降。这一免疫空窗期,正是癌症复发、转移最危险的时刻。
因此,理解并激活NK细胞,不仅关乎预防癌症的发生,更关乎能否守住已获得的治疗胜利。
02
科学实证:
NK细胞疗法在预防复发和转移中的临床价值
随着对NK细胞机制理解的不断深入,科学界开始探索:如果患者自身的NK细胞功能不足,能否通过体外扩增、激活后回输,形成一支更强大的免疫防线?这便是NK细胞疗法诞生的起点。

一项针对肝癌患者的研究显示:经过肝切除手术后的患者,在接受6次NK细胞回输治疗后,三年无复发生存率(RFS)提高了近两倍,与对照组相比,远处转移发生率显著下降。
这一成果,验证了强化NK细胞活性可以有效清除微小残留病灶(MRD),是巩固治疗成果、预防复发转移的重要手段。
此外,日本、韩国、中国等地在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等多种实体瘤领域,均已开展了不同阶段的NK细胞回输临床研究。整体趋势显示,NK细胞疗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体内的免疫监视水平,延缓甚至阻断癌症的复发进程。
03
谁最需要关注NK细胞?高风险人群警示
在癌症防复发与转移的战线上,NK细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不同群体,NK细胞功能的维护和激活,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是术后高风险患者。无论是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还是肝癌,手术切除后的患者体内往往残留极微小的癌细胞。这些细胞肉眼无法发现,也不一定能在影像学上直接检测出来,但它们随时可能成为复发、转移的源头。
而研究显示,手术、放疗、化疗等过程本身也会暂时抑制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尤其是NK细胞数量和活性显著下降。因此,术后通过NK细胞回输或激活疗法,强化机体清除残留癌细胞的能力,成为巩固治疗成果的重要环节。

其次是复发风险高的患者群体。如肝癌AFP持续偏高者、乳腺癌HER2高表达者、肺癌术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异常者等。这些患者即使临床指标一度正常,但复发率本身就高于普通群体,体内微环境易于癌细胞重新生长,NK细胞功能是否充足,成为能否守住防线的关键。
第三,长期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慢性感染者、高龄患者、慢性应激状态者,也是NK细胞功能易受损的典型代表。这部分人即使未曾患癌,但面对潜在癌变风险,NK细胞数量与活性同样是“隐形护盾”。
现实中,很多患者在初次抗癌成功后,放松警惕,忽视了免疫系统的二次修复,最终在体力恢复但免疫尚未恢复期间,给了癌细胞卷土重来的机会。
而如果能够在这一阶段及时检测NK细胞活性,必要时进行干预,无疑将大幅降低复发与转移的风险。
04
如何科学激活NK细胞?筑牢生命的最后防线
面对癌症复发与转移的隐形威胁,提升NK细胞功能,成为重塑免疫防线的关键。那么,科学界目前有哪些手段可以有效激活或增强NK细胞呢?
体外扩增与回输疗法。
目前已有多项临床试验证实,通过采集患者外周血中的NK细胞,体外使用特定因子(如IL-2、IL-15)进行扩增与活化,培养成数量充足、杀伤力强大的“超级NK细胞”,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可以显著提高清除肿瘤细胞的能力。
例如,中国、韩国、日本多个中心已将“自体NK细胞回输疗法”应用于术后巩固治疗,效果初步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需要强调的是,科学干预NK细胞必须个体化。并非所有人都需要接受回输疗法,尤其是初治成功、免疫状态良好的患者,应以监测为主。而对于高危人群,则应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考虑主动干预,提前筑牢免疫屏障。
在与癌症长期抗衡的战役中,真正决定生死的,往往不是第一次胜利,而是能否抵御第二次、第三次的反扑。而在这场无声的防守中,NK细胞,就是我们体内最值得信赖的勇士。
结语
曹茜的离世,再次让我们痛切地意识到:与癌症的斗争,从来不是一次手术、一次治疗的胜利,而是一场长达数年、甚至终生的保卫战。而复发与转移,是这场战役中最凶险的暗流。
幸运的是,科学正在给我们提供新的武器——NK细胞,这支天然的“杀手部队”,正以独特的先天免疫优势,成为预防癌症复发与转移的重要力量。
真正的康复,不止是摆脱肿瘤,更是守住免疫系统的最后防线。愿我们记住每一位为生命奋斗过的人,也愿每一个走过抗癌之路的人,都能在科学和自身力量的双重守护下,迎来真正的长久安宁。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旨在宣传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医疗指导。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