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科普|到70岁,我们的身体还有多少可以用的干细胞

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研究揭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其功能也随之减弱。
特别是在分化能力方面,这种衰退尤为明显。据研究,到了80岁,人体内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数量可能只有新生儿时期的1/200。这种数量和功能的下降,不仅限制了干细胞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力,还可能增加细胞老化的风险,影响治疗效果。
到70岁我们身体还有多少可以用的干细胞
01
干细胞数量的变化
干细胞,作为人体的基本构建块,其生命周期与我们的生理状态紧密相连。近年来,医学研究的进步已经证明了间充质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和维持健康方面的关键作用。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都会出现衰退。
这一现象是自然界不可逆转的规律,它促使科学家们更加关注健康保护和抗衰老策略。
从出生到老年,间充质干细胞的数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2007年,间充质干细胞之父Arnold Caplan测定了不同年龄段的骨髓MSCs的含量。结果表明,人体内的MSCs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

新生儿时期,每1万个骨髓细胞中就有1个是MSC,而到了80岁,这个比例下降到每200万个骨髓细胞中才有1个。
这种数量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生儿期到成年初期(0-20岁),成年期(20-50岁),以及老年期(50-80岁)。
在新生儿和儿童期,MSCs含量较高,具有强大的增殖和分化潜力,有助于快速生长和组织修复。成年期,MSCs数量开始减少,但仍能支持组织的正常修复。到了老年期,MSCs数量大幅减少,影响组织的再生能力和对抗损伤的能力。
02
年轻的间充质干细胞更有效
年轻的间充质干细胞在临床治疗中更为有效,这一结论已被众多临床试验证实。因此,提前储存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成为一种预防性策略,以避免随着年龄增长可能发生的细胞损伤。
细胞老化是影响MSCs功能的关键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内累积的氧化应激和DNA损伤增加,导致细胞老化。
在《转化医学杂志》上,Choudhery M S及其同事们发表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深入探讨了不同生命阶段——包括青年、中年和老年——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增殖和分化方面的表现。
这项研究将参与者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年龄组:青年组(年龄小于30岁)、中年组(年龄在35至50岁之间)和老年组(年龄超过60岁)。研究团队对这些参与者的MSCs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包括细胞扩增和体外分化能力的测试。

实验结果显示,青年组的MSCs在实验室条件下表现出了显著的增殖能力,它们能够迅速分裂并形成较大的细胞集群。此外,这些年轻的MSCs在成骨分化测试中也表现出色,能够形成更多的钙化结节,这暗示了它们在促进骨骼组织再生方面具有更大的潜力。同样,在软骨和神经组织的分化测试中,青年组的MSCs也展现了它们的优势。
简而言之,这项研究强调了年轻MSCs在再生医学中的潜力,以及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细胞功能可能如何受到影响。
鉴于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在低温条件下长期保存,提前储存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成为一种前瞻性的策略。深入研究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机制及其随年龄的变化,将有助于开发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手段,以应对衰老带来的健康问题,提升人类生命质量。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有望迈向一个更健康、更长寿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转载仅作观点分享,如有版权、内容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