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改命的不只是哪吒,还有干细胞疗法!

◉图 / 《哪吒2之魔童闹海》
◉文 / 中启源生物
就在刚刚,《哪吒2之魔童闹海》上映10天累计票房超67.92亿元,成为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最可怕的是,它还在不断刷新纪录,创造历史!
这部电影之所以口碑炸裂,一骑绝尘。除了严谨缜密的故事逻辑、酷炫华丽的视觉特效、精彩纷呈的群像设定之外,还有它“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内核。
正如哪吒的那些台词: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是魔是仙,我说了才算。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这乾坤!
其实,这不光是电影里的呐喊,现实世界中,科学家们也在用更硬核的方式挑战“天命”,比如——干细胞疗法。尤其是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简直是细胞界的哪吒,直接给生命装上了“返老还童”外挂。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块面包,它已经是面包了,烘烤定型,撒上芝麻,涂上黄油,完完全全进入了“面包生涯”,你想让它变成蛋糕?做梦去吧。你只能吃掉它,或者看着它发霉。
但如果有一种神奇技术,能让这块面包先变回面粉,甚至变回小麦,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你可以重新加工它,变成蛋糕、馒头、披萨、面条,甚至是小笼包!这就是iPSC技术的本质——它让成熟细胞重新变回“面粉状态”,然后再决定做成什么。
一般来说,人体的细胞一旦分化,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终结。肝细胞就是肝细胞,脑细胞就是脑细胞,谁都不能辞职转行。但山中伸弥在2006年一拍桌子:“谁说的?这职业没准能改!”
他发现,给成熟细胞加入四个关键基因(即“山中因子”),就能让它们“逆生长”,回到类似胚胎干细胞的状态——也就是变回面粉。这些重编程的细胞重新具备了变成任何细胞的潜力。

有了iPSC技术,医学界的野心彻底炸裂。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它在疾病治疗上的无限可能。
帕金森病患者的新希望——大脑里的多巴胺神经元坏了?没事儿,我们用iPSC变出一批新的补上去。
心脏病人的福音——心肌细胞坏死,心脏罢工?用iPSC造出健康心肌,直接替换老旧零件。
个性化器官移植——不再依赖器官捐献,用患者自己细胞“打印”新肝脏、新肾脏,彻底杜绝免疫排斥。
基因病修复——把患者的细胞逆转成iPSC,修补缺陷基因,再分化成健康细胞移植回体内。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未来,iPSC为脊髓损伤患者修复神经,为糖尿病患者重建胰岛,为衰老人士提供全新的年轻细胞,甚至在生物医学与人工智能结合的领域,实现更疯狂的生命延续技术。

当然,任何神技都有待完善。iPSC虽然看上去是万能钥匙,但要真正走进临床应用,还需要解决一堆问题。
首先是生产稳定性问题。面粉变回小麦,这过程中必须保证它不会变异,否则你以为自己在烤面包,结果端出来一碗浆糊。
其次是控制精度。iPSC变成心脏细胞可以救命,但如果一不小心掺杂了错误信号,变成了骨骼细胞,患者的心脏里可能会长出一块不该出现的骨头,画面太美不敢想。
再者是成本问题。现在的干细胞治疗技术昂贵得让人怀疑人生,毕竟光是把一块面包变回面粉,这过程就贵得离谱,真正普及到大众还需要时间。
不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科学家们已经在不断优化干细胞技术,提高安全性和可及性。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真的能见证生命科技的革命性飞跃。

“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只是哪吒的豪言壮语,也是一代科学家们用智慧和实验书写的未来。
iPSC技术让我们看到生命重塑的可能——也许未来,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衰老不再是不可逆的进程,人类甚至可以用自己的细胞“复刻”新器官,延长生命极限。
从古至今,多少人仰望星空,感叹命运不可逆转。而如今,科学正在给我们全新的答案。
如果说,电影里的哪吒用热血和战斗改写了命运;那么现实里的科学家们,则正用冷静和智慧,探索着生命的边界。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中启源生物科技内容团队宗旨在于科普分享全球生物健康研究进展,部分内容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