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在细胞生命科学的相关课件和许多科普文章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说法:“人体每天都会产生癌细胞。” 这个说法已经成为很多人认知中的“共识”,但真正令人疑惑的是,过去并没有权威媒体或专家对此进行正式的证实。然而,这一次,央视CCTV-1核心频道邀请了国家癌症中心预防控制部主任、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亚玮教授,对癌细胞的生成机制和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科普。
这档央视科普节目中,张亚玮教授正式确认,人体的确每天都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癌细胞。 这一发现让很多人感到惊讶:难道我们每天都在“与癌共存”?从科学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极为正常的现象。人体的细胞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老化的细胞死亡后会不断被新细胞取代。然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并非完美无缺,有时会发生基因突变。 一旦突变影响到细胞的生长调控机制,就可能形成癌细胞。但既然每天都有癌细胞出现,为什么大部分人并不会发展成癌症? 关键因素就在于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免疫细胞的巡逻和防御能力。免疫系统如何“猎杀”癌细胞?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特种部队,免疫细胞(如T细胞、NK细胞等)会时刻在体内巡逻,一旦发现异常细胞,就会立即清除。可以理解为:癌细胞就像敌军间谍,一旦它们“露头”,免疫细胞就会迅速发动攻击,让它们“无处遁形”。 这也是为什么,即便我们每天都在产生癌细胞,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会演变成真正的癌症。但是,如果某些情况下免疫系统失灵了,比如免疫细胞老化、受到抑制或功能减退,癌细胞就可能逃脱监视,进而在体内增殖、转移,最终形成恶性肿瘤。
张亚玮教授在节目中进一步强调:癌症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慢性累积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之前我们讲到我之所以每天产生癌细胞却不得癌症,根本原因是免疫细胞在持续不断地清理。但一旦免疫细胞除了故障,不能及时清理,癌细胞就会不断在体内堆积形成气候。
很多很多的癌细胞堆积就会形成一个真正的肿瘤。
当然,肿瘤也分为良性和恶性。所谓恶性肿瘤其实就是指癌细胞形成的肿瘤在不断侵蚀周围的组织,甚至转移到远端的一些其他器官,这个时候才真的被称之为癌症。
总而言之,癌症的出现,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即使调整免疫细胞的数量和活性,癌症就不会发生。

许多人对“癌症”二字谈之色变,认为一旦确诊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但事实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已经证明:癌症是可以治疗的,甚至某些类型的癌症可以被完全治愈。央视CCTV-12《社会与法》频道的《生命线》栏目曾邀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肿瘤科主任沈琳教授,详细讲解了癌症的防治手段。他在节目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肿瘤不是绝症!如今的医学手段正在向更精准的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细胞治疗转变,许多肿瘤是可以被治愈的。”目前,针对癌症的主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适用于早期癌症)、放疗和化疗(杀死癌细胞,但副作用较大)、分子靶向治疗(精准干预癌细胞的关键分子)、免疫细胞疗法(激活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对抗癌症)。
近年来,免疫细胞疗法被认为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突破。它的核心理念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识别、攻击能力,让它们更有效地杀死癌细胞。
相比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免疫细胞疗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仅能直接作用于癌细胞,还能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沈琳教授在CCTV-12的节目中提到,目前免疫细胞疗法已经应用于多种癌症类型,包括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

在一些临床案例中,该疗法展现了惊人的治疗效果。一名27岁的直肠癌患者在接受免疫细胞疗法后,仅仅三个月,症状就得到了明显缓解。
医生对他的病情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跟踪随访,结果发现他的身体状况一直保持良好,癌症没有复发。这充分说明了免疫细胞疗法的潜力,它不仅能有效对抗癌细胞,还能帮助患者长期维持健康状态。
免疫细胞疗法的本质,是通过“培训”免疫细胞,使其具备更强的识别和清除癌细胞的能力。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伤害正常细胞,而免疫细胞疗法则更加精准,它不会破坏健康组织,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它被认为是癌症治疗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央视的两档权威科普节目,我们了解到:癌症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免疫系统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免疫细胞疗法的本质,是通过增强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让人体自身成为抵抗癌症的最佳战士。 未来,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癌症的治愈率将会进一步提高。癌症并不可怕,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 我们要做的,不是害怕癌症,而是掌握科学知识,提前做好防护,让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公众号所有文章旨在宣传生命科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探索最前沿的资讯和进展,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本文所有内容均不构成任何医疗指导。如有需求请通过正规就医渠道及时就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中启源生物科技